發表于:2017.07.05
要說起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較之現澆混凝土建筑,我們一定會想到有如下優勢:可以提升建筑質量;提高效率;節約材料;節能減排環保;節省勞動力并改善勞動條件;縮短工期;方便冬季施工等。毋庸置疑,裝配式建筑是我國轉變城市建設模式、有效降低建筑能耗、推進建筑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載體,是未來建筑業的必然發展趨勢。
然而即使裝配式是建筑工業化的趨勢,但它既不是萬能的,也不是完美的,會存在一些不足。
與個性化的沖突
裝配式建筑須建立在規格化、模數化和標準化的基礎上,對于個性化突出且重復元素少的建筑不大適應。建筑是講究藝術的,沒有個性就沒有藝術。裝配式建筑在實現建筑個性化方面有些難度,或者說不劃算。
與復雜化的沖突
裝配式建筑化比較適合于簡單簡潔的建筑立面,對于里出外進較多的建筑,實現起來有些困難。
要求建設規模和建筑體量
裝配式建筑必須有一定的建設規模才能發展起來生存下去。一座城市或一個地區建設規模過小,工廠吃不飽,廠房設備攤銷成本過高,很難維持運營。數量少的小體量建筑不適合搞裝配式。
粗放的建筑傳統的障礙
在發達國家,現澆混凝土建筑也比較精細,所以,裝配式建筑所要求的精細并不是額外要求,不會額外增加成本,工廠化制作反而會降低成本。
但國內建筑傳統比較粗放:
(1) 設計不細,發現問題就出聯系單更改。但預制構件一旦有問題往往到安裝時才能被發現,那時已經無法更改了,會造成很大的損失,也會影響工期。
(2) 各專業設計“撞車”“打架”,以往可在施工現場協調。但裝配式建筑幾乎沒有現場協調的機會,所有“撞車”必須在設計階段解決,這就要求設計必須細致、深入、協同。
(3) 電源線、電信線等管線、開關、箱槽埋設在混凝土中。發達國家沒有這樣做的,預制構件更不能埋設管線箱槽,只能埋設避雷引線。如果不在混凝土中埋設管線,就需要像國外建筑那樣,天棚吊頂,地面架空,增加層高。如此,會增加成本。
(4) 習慣用螺栓后錨固辦法。而預制構件不主張采用后錨固法,避免在構件上打眼,所有預埋件都在構件制作時埋入。如此,需要建筑、結構、裝飾、水暖電氣各個專業協同設計,設計好所有細節,將預埋件等埋設物落在預制構件制作圖上。
(5) 以往建筑誤差較大,實際誤差以cm計。而裝配式建筑的誤差以mm計,連接套筒、伸出鋼筋的位置誤差必須控制在2mm以內。
(6) 許多住宅交付毛坯房,有的房主自行裝修時會偷偷砸墻鑿洞。這在裝配式建筑是絕對不允許的,一旦砸到結構連接部位,就可能釀成重大事故。
裝配式建筑從設計到構件制作到施工安裝到交付后裝修,都不能粗放和隨意,必須精細,必須事先做好。但精細化會導致成本的提高。雖然這是借裝配式之機實現了質量升級,但造成了成本高的印象,加大了阻力。 成本問題 目前,中國裝配式建筑的成本高于現澆混凝土結構。許多建設單位不愿接受,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成本高。 本來,歐洲人是為了降低成本才搞裝配式的。國外半個多世紀裝配式的進程也不存在建筑成本高的問題,成本高了也不可能成為安居工程的主角??芍袊默F實是,裝配式建筑成本確實高一些。對此,初步分析如下: (1)因提高建筑安全性和質量而增加的成本被算在了裝配式的賬上
(2)剪力墻結構體系裝配式成本高
中國住宅建筑特別是高層住宅較多采用剪力墻結構體系,這種結構體系混凝土量大,鋼筋細、多,結構連接點多,與國外裝配式建筑常用的柱、梁結構體系比較,成本會高一些。
(3)技術上的審慎消弱了裝配式的成本優勢
中國目前處于裝配式高速發展期,而中國住宅建筑主要的結構體系剪力墻結構,國外沒有現成的裝配式經驗,國內研究與實踐也不多,所以,技術上的審慎非常必要。但這種審慎會消弱裝配式的成本優勢。
(4)推行裝配式初期的高成本階段
裝配式初期工廠未形成規模化、均衡化生產;專用材料和配件因稀缺而價格高;設計、制作和安裝環節人才匱乏導致錯誤、浪費和低效,這些因素都會增加成本。
(5)沒有形成專業化分工
裝配式構件企業或大而全或小而全,沒有形成專業分工和專業優勢。
(6)勞動力成本因素
發達國家勞動力成本非常高,裝配式建筑節省勞動力,由此會大幅度降低成本,結構連接點增加的成本會被勞動力節省的成本抵消。所以,裝配式建筑至少不會比現澆建筑貴。
中國目前勞動力成本相對不高, 裝配式減少的用工成本不多,無法抵結構連接等環節增加的成本。
“脆弱”的關鍵點
裝配式建筑的結構連接點屬于“脆弱”的關鍵的。這里,“脆弱”兩個字所以打引號,不是因為其技術不可靠,而是強調對這個關鍵點在制作、施工和使用過程中必須小心翼翼地對待,必須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和規范的規定做正確做好!必須禁止在關鍵點砸墻鑿洞。因為,結構連接點一旦出現問題,可能會發生災難性事故。
文章來源網絡,平臺僅供閱讀,版權歸原作者,如有侵權,聯系刪除,感謝原作者。